關於劇情
一名罪犯被當做神職人員,進而影響整個社群的故事,
挑釁了身分與信仰,也辯證了善良與罪惡的關聯。
故事講述一個年輕人在少年拘留中心經歷精神轉變後,假裝成為牧師的故事。
曾犯下重罪的丹尼爾獲得了少年觀護所的釋放,本應該前往鋸木廠任職的他,卻陰錯陽差成了小鎮的代理神父。起初連如何替信徒告解都要上網向Google大神求救,但迅速掌握訣竅的他如有神助,以另類的佈道風格凝聚人心,試圖讓瀕臨崩解的小鎮走出昔日陰霾。但他的真實身分,究竟還可以隱瞞多久?
更生人扮演假神父贏得真信徒擁戴的故事,精采程度更勝《修女也瘋狂》
改編自真人真事,藉由小鎮因為死亡車禍而陷入低迷的故事設定,影射2010年波蘭空難對國民所造成的影響,這起意外致使當時波蘭總統及數十名官員身亡,陰謀論層出不窮。導演有感這起悲劇對波蘭政局及人心造成的戕害,刻意以幽暗色調、蒼白貧血的視覺風格,暗示亂世之下信仰、道德的淪喪。假神父何以贏得真信徒擁戴?看似荒謬的情節設定,卻是編導對宗教之意義的巧妙叩問。
「超強原創和絕妙劇情」「ORIGNAL AND ABSORBING」
--《好萊塢報導》HOLLYWOOD REPORTER
「情感衝擊震撼人心」!----------美國娛樂網站AWARDSWATCH
「故事完美無缺、令人流連忘返。」-------------英國Times (UK)
「絕佳演技!令人瞠目結舌」-------------好萊塢權威刊物美國「綜藝報」(Variety)
少年法庭觀護所更生人,從假釋到神職
流氓牧師,贏得真信徒擁戴的故事
關於導演 揚科馬薩 Jan KOMASA
揚科馬薩Jan Komasa,1981年生於波蘭波茲南,廣告、MV、電影導演。出身於演藝世家,畢業於波蘭電影最高學府, 2004年的短片作品《Nice to See You》入選坎城影展電影基石學生短片競賽,2011年劇情長片首作《自殺聊天室》於柏林影展首映,並在國內外創下票房佳績。2014年的史詩片《浴血華沙》亦獲票房大捷,奠定其波蘭賣座導演地位。2019年新作《另類神父》是他的第三部長片,代表波蘭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且入圍奧斯卡前五強,2020年更以此片,榮獲第31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的「青年影人」獎。導演風格最有名也最有爭議的三大特色是:突然的慢動作鏡頭、突然搭配流行音樂、三角戀。
「我想要用我的鏡頭去捕捉一個人需要信仰的那個時刻。
無論是無神論者、不可知論者亦或信徒。」——揚科馬薩
關於攝影 小皮奧特爾·索博辛斯基 父為波蘭大師奇士勞斯基《十誡》御用攝影
在《另類神父》中的攝影小皮奧特爾·索博辛斯基(Piotr Sobocinski Jr.)祖孫三代都是攝影世家,皆專精於電影攝影,他的父親是掌鏡過《藍白紅三部曲之紅》、《十誡》的皮奧特爾·索博辛斯基(Piotr Sobocinski) ,而爺爺是合作過安傑伊·瓦伊達、傑茲·斯科利莫夫斯基、安德列·祖拉斯基、沃伊切赫·哈斯等一眾波蘭名導的維托爾德·索博辛斯基(Witold Sobocinski)。他之前拍攝過主要作品有《Nude Area》、《神》、《七天》。
關於電影 導演由波蘭「154墜機事件」引發的靈感 波蘭前總統卡欽斯基意外身亡所引發的陰謀論
電影中故事主軸圍繞著小鎮的車禍意外,是整個波蘭社會的微縮模型。導演在訪談中表示,分裂小鎮的這場車禍,象徵著波蘭2010年的飛機事故。
2010年4月10日空難中有96人不幸遇難,包括當時的波蘭總統雷赫‧卡辛斯基(Lech Kaczyński)的蘇聯製「圖波列夫Tu-154」(Tupolev Tu-154)專機墜毀在俄羅斯西部城市斯摩倫斯克(Smolensk),總統夫婦、中央銀行總裁、國家安全局局長、參謀總長、陸軍司令、海軍司令、空軍司令、特種部隊司令、外交部副部長、國防部副部長、文化部副部長、奧委會主席……全部罹難,駕駛失誤導致了這起悲劇的發生。
這樁重大空難震驚全球,當時連美國總統歐巴馬、俄羅斯總理普丁、德國總理莫克、英國首相布朗等,紛紛向波蘭致唁。甚至我國的前總統馬英九都曾指示外交部表達我國哀悼之意。
這場災難帶來的是全國範圍內的創傷、恐懼和層出不窮的陰謀論,人們不停地想為災難發生的原因找個解釋,而整個波蘭社會也自此分裂成兩半。一半人堅持認為這場災難是預兆,企圖從中找出政治和宗教意義,而另一半人則認為這是一場單純的事故,不應當過度解讀。
人在脆弱之際總需要一個依靠的對象,神、王、領導人都曾是如此鮮明的矗立著,人們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,甚至超脫世俗的存在來傾訴。在多數國家早已世俗化的現代,《另類神父》巧妙地點出人們與信仰之間堅固而又模糊的關係。
關於男主角 詮釋假神父維妙維肖的新銳之星 巴托斯·比萊尼亞
波蘭演員巴托斯·比萊尼亞(Bartosz Bielenia),1992年生於Bialystok,電影和劇院。他於1999年在比亞韋斯托克的戲劇劇院首次亮相,演出戲劇《小王子》中的主角。 從2013年開始,他在克拉科夫的巴加特拉Bagatela劇院演出,並在俄國作家費奧多爾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白癡》中首次出演Hipolit。
自2014年以來,他一直在克拉科夫的Stary劇院表演。 他於2016年畢業於克拉科夫的PWST。 從2018年起,他還將在華沙的新劇院演出。主演代表作包括《來自未來的她》(The Man with the Magic Box)以及《在邊境》(Na granicy),此次在《另類神父》的演出,將叛逆神父詮釋的維妙維肖,更因此榮獲第31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的「費比西獎國際影片最佳男演員」以及其他多項大獎。
電影的黑暗強度來自才華橫溢的年輕演員Bartosz Bielenia,他充滿活力、自然卻又野蠻的表演,令人相當印象深刻。─美國權威媒體《好萊塢報導》記者戴維·魯尼
關於女配角 亞歷山德拉·科涅茨納Aleksandra Konieczna
亞歷山德拉·科涅茨納(Aleksandra Konieczna)是波蘭女演員。 她憑藉《最後的家庭》(2016)和《帶狗的貓》(2018)的角色兩次獲得波蘭電影獎。 她的電視作品包括《NaWspólnej》(2008年至今),《Diagnosis》(2017年至2018年)和《Belfer》(2017年)。
關於女配角 伊麗莎·雷切姆貝爾Eliza Rycembel
伊麗莎·雷切姆貝爾Eliza Rycembel,1992出生於波蘭華沙,是波蘭女演員、戲劇導演。代表作品有2019《另類神父》(Corpus Christi)、2016《純真變奏曲》(Agnus Dei)、2015 《逆光教師》、(Carte Blanche)、2014《聽女友的話》(The Word)
▲《另類神父》中文預告
導演
|
揚科馬薩 Jan KOMASA
|
劇本
|
馬特烏斯·佩斯維奇Mateusz Pacewicz
|
製片
|
萊斯澤克·博紮克Leszek Bodzak
|
攝影
|
小皮奧特爾·索博辛斯基Piotr Sobocinski
|
演員
|
巴托斯·畢萊尼亞Bartosz Bielenia
亞歷山德拉·科涅茨納Aleksandra Konieczna
伊麗莎·雷切姆貝爾Eliza Rycembel .
|
剪接
|
溥澤普斯洛 勒斯基希洛斯基Przemyslaw Chruscielewski
|
音樂
|
埃夫格尼·加爾佩林Evgueni Galperine
薩莎·加爾佩林Sacha Galperine
|
國家
|
波蘭
|
語言
|
波蘭文
|
類型
|
劇情片
|
級數
|
輔導級15+
|
長度
|
約115分鐘
|
發行
|
聯影/聯贏
|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cineplex.com.tw/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ineplexTW
|